特朗普松绑对华禁令,是示好,还是为了铺路? 说来可能有点出人意料,就在这个看似风平浪静的七月开头, 特朗普一口气解除了两道对华出口禁令, 而且动作干净利落,没拖泥带水,这件事本身就有点意味深长,尤其是放在最近关于他“可能来华访问”的传闻背景下,更像是提前摆出的桌面姿态,像是在说,我没认输,但也没必要一直硬碰硬。 先是乙烷,美国能源部突然通知两大化工巨头——Enterprise和EnergyTransfer,取消去年底那道出口禁令,这玩意其实不是军火,但关系也不小,说到底,乙烷是石化产业的原材料,是制造乙烯的主力气体,而乙烯是什么?是塑料的前身,是制造几乎一切“现代工业表面”的第一步。
这类原料一度是中美贸易的“黄金搭档”,中国买得多,美国卖得欢,数据摆着,美国出口的乙烷里,一度有一半是运往中国的,禁令一出,几艘船干等在墨西哥湾出不了港,现在解禁一落地,那些滞留船只马上启航,看上去就像是一场计划外的“开闸放水”,可真有那么简单?
倒带到一个月前,当时美国商务部摆出一副“国家安全”架势,认定乙烷可能“被中方用于军事目的”,于是硬生生掐掉这条通道,说白了,这招并不新鲜,美国人近年来凡是想打压的东西,都能扯上“中国威胁”,只不过这次的点,选得太精确,像是拿捏着中国稀土“卡脖子”的问题在对表操作。 因为就在美国封杀乙烷的前几周,中国刚刚宣布重新向美方少量发运稀土磁体,数量虽不多,但已经足够让某些人按捺不住,美国科技产业链在某些精密部件上的依赖,从来就不是秘密,眼看着稀土端口不能完全松动,美国只能在其他出口领域“主动示好”,算是绕了一圈回来谈判桌前。
有意思的是,同一天,第二个禁令也悄无声息撤了——EDA软件的对华限制被放开了,德国西门子出来发了个声明,说美国商务部不再要求该公司获取许可后再向中国客户供货,意思很清楚,EDA这类芯片设计软件,可以重新卖到中国了,逻辑上,这是“芯片之母”,不比乙烷轻多少。 这条禁令最初是在5月底出台的,几乎就是“突然袭击”,美方分别通知了全球三家EDA巨头:新思科技、楷登、西门子,要求它们暂停对中国供货,理由同样老一套: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但不到两个月就打回原点,只能说——这不是“技术误判”,而是“政策摇摆”。
所以问题来了,特朗普突然松口,是他良心发现了?当然不是,更可能的解释只有两个,一是他真在履行一份“新协议”,二是他真的准备访华了。 关于前者,确实有消息指向中美近期完成了一份关于关键原材料互通的贸易协议,虽然双方都没有高调宣传,但特朗普本人已经在几个场合放风,说“达成了一些共识”,而放开乙烷和EDA,也确实对等回应了中方恢复稀土发货的姿态,如果这真是协议中的互惠条款,那说明一个事实:这场持久的贸易角力,双方都知道不能再无限拉锯。 而另一层含义,也许更不那么“官方”——那就是特朗普真的在为访问中国铺路,别忘了,上个月中美领导人通话时,中方曾发出访华邀请,当时特朗普态度“积极”,没有含糊其辞,而且不久前还有日媒放风,说美国相关部门正在为“特朗普率CEO团访华”制定计划,时间大概率就在今年年末前后。
这两道禁令的解除,怎么看都像是提前“清场”,既是对中国释放一个“我也愿意缓和”的信号,也是在向国内释放一个“我没输,我在主导交易”的姿态,尤其是EDA那一笔,含金量不低,它是中美科技脱钩的标志性领域,撤掉这根钉子,就像是给紧绷的高压线松了一段。 不过,若说这就意味着中美马上“握手言和”,恐怕也太天真了,特朗普可不是那种一朝翻篇的政客,他的一贯风格是“来回摇摆”,目的只有一个:在每个时间节点争取最对自己有利的谈判姿态,这次松口,并不代表他不可能下次加码,尤其是在选举年,政治算计永远先于地缘缓和。 再者,取消禁令不代表信任重建,从企业端看,无论是乙烷出口商还是EDA供应商,他们都不敢保证这次松绑会持续多久,他们只知道现在可以赶紧出货,先赚一轮再说,这种不确定性正是过去六年里中美贸易拉锯的常态,今天能通,明天封杀,变脸速度让人喘不过气。 所以到头来,特朗普这一波“松绑操作”,更像是一次战术回撤,不是撤退,而是换个阵型再出手,不排除是为了访华铺路,也不排除是为了给协议找个台阶,更不排除是看准时间点打个“情绪缓和牌”,为下一轮谈判赢得主动。 但局面会不会就此软下来,还得看接下来谁先眨眼。
富途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